一个亡国昏君如何被塑造成“天纵英明” ?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明朝的末代皇帝——以其年号而被称为崇祯帝的明思宗朱由检,在我国历史上的历代亡国之君中,是最受后世舆论同情乃至赞扬的一个人。

清代纂修的《明史》称颂他“承神(宗)、熹(宗)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沉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励,殚心治理”“盛德度越千古,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这样的评价,简直可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媲美,较之周赧、汉献之流,真有天壤之别了。

崇祯帝本人对自己的“天纵英明”也是非常得意的。在他看来,自己当政期间的国事日非、政局昏暗、遍地饿殍、兵荒马乱,全该由老天爷和臣下负责。他为此喜怒无常,对臣下惩罚严酷。十七年间换了五十多名宰相,死于非命的大臣数以百计,直到李自成攻破北京,他跑到煤山上吊之前,还恨恨地大骂“诸臣误朕”,自称“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

但是,当时的人民群众对这个“英明”君主却并不怎样恭维。李自成曾发布檄文,痛斥崇祯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

张献忠曾布告两湖,把崇祯帝斥为“朱贼”。后来李自成兵临北京时,曾致函崇祯帝令其投降,书中有“君非甚暗”之语。有人说这表明李自成对崇祯颇有好感,其实,这不过是劝降用的外交辞令,比较客气罢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想来你还不至于糊涂到”连明朝快完蛋了都看不出来吧!

那么,崇祯究竟是怎样一个“英明”的君主呢?从下面这几个例子人们可以了解一二。

一、首先是他的“节俭”

崇祯帝的“节俭”很有些名气,他不仅爱搞什么“撤御膳”之类的名堂,而且对国家经费的开支也很“节省”。崇祯二年,为“省”下几十万两银子而裁撤驿站,使成千上万的驿卒失业,他们被迫造反;崇祯四年,大批起义的饥民接受招安,不少官员吁请朝廷予以赈济,“节俭”的崇祯帝扭捏着才批了十万两银子,结果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受招抚的饥民在灾荒中无法求活,不得不再次“作乱”。至于克扣、拖欠军饷造成哗变的事,那就不胜枚举了。

当然,皇帝也有难处,他在位期间几乎年年哭穷,赋税加派一加再加,从快饿死的百姓嘴里“节省”下越来越多的钱来还不够,又多次号召皇亲国戚、勋贵大臣,要他们“急公忧国”,捐助饷银,但他们个个叫穷,一毛不拔。

崇祯帝的岳父周奎被纠缠不过,暗中向女儿周后求助,周后偷偷送他五千两银子,周奎不仅一分钱不出,还把女儿送来的银子扣下了两千两,只拿三千两“捐”了出来。后来李自成进京,把周奎抓来“拷掠”,光现银一下子就抄出来五十三万两!

当时贵族中像这样要钱不要命的守财奴比比皆是。如宗室楚王、蜀王等,都是坐拥满库金银于围城之中,任凭官属哭求,决不肯出一分钱帮助守城,结果城破后人做了刀下鬼,钱财也为农民军所得。

为什么这些贵族吝啬到这种地步?原来他们有崇祯帝这个榜样。崇祯年间户部以饷银不济,多次请皇帝动用“内帑”(皇帝私人金库),崇祯帝都苦着脸说“帑藏如洗矣”,甚至有时还挤出眼泪来。北京城破前夕,大臣李邦华再次苦劝他说:

“国都快亡了,皇上还吝惜这些身外之物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今日之危急,皇上就是尽捐内帑,也怕来不及了!天下之大,保住它还怕没有钱吗?就怕它要落入他人之手了!”

但是崇祯帝仍然舍不得掏腰包。结果李自成进京后,缴获的宫中“内帑”多达白银三千七百万两、黄金一百五十万两,相当于全国三年的田赋收入!如此“节俭”的皇帝,也真是“英明”得可以了!

二、其次是他的善于弄权

崇祯帝不像他祖父万历帝、哥哥天启帝那样不理朝政,因而有“沈机独断”的美名。但他不但刚愎自用、拒谏成习,而且虚荣心极重。他常常授意臣下提出一些担风险的决断,一旦成功,自然是他的“天纵英明”;一旦出事,秉承其旨意的臣下便成了替罪羊。

典型的如崇祯十五年,崇祯帝为摆脱两面作战的困境,授意兵部尚书陈新甲暗中与清议和,事泄后舆论哗然,崇祯帝立即处死陈新甲,把一切责任都推在他身上,并打肿脸充胖子地断绝了和议。

由于他一贯朝令夕改,不负责任,饰非有术,诿过于人,结果把满朝大臣都训练成了只唱高调而不敢提出实际建议的圆滑官僚。

崇祯十七年初,崇祯眼见农民军逼近北京,想弃关外土地,把防御清兵的吴三桂部调来对付农民军,但又死要面子,想重施故技,授意臣下提出这个建议并为他承担责任。

没想到大臣们都学乖了,个个装聋作哑,无人理会他的暗示。崇祯帝硬着头皮拖了一个多月,眼看危局日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终于顾不得脸面,恨恨地把臣下痛骂一顿之后自己做了调吴三桂入关的决定,然而这时已来不及了。

崇祯帝对臣下如此玩弄权术,怎能得到可用之材?这就难怪他觉得臣下都不可信任,明知“阉党”可恶,还要用宦官去监视大臣。像袁崇焕这样的抗清名将,清(后金)略施反间之计,就假崇祯帝之手把他除掉了。幸亏嘉靖、万历这些昏君不像崇祯帝那样“英明”,否则戚继光、张居正等辈能否善终也很难说!

三、最后再谈谈他的“殉社稷”

崇祯帝“蒙难不辱”,拒绝南逃而甘与社稷共存亡,是他最得封建史家颂扬的一点,他因此得到了“烈皇帝”的美称;但实际上,崇祯帝并没有那么强硬。

早在大顺农民军东渡黄河之初,他就想效法唐肃宗溜之大吉,曾多次秘密召见主张“南迁图存”的大臣李明睿,商量南逃计划,还苦着脸说:“朕有此意已久,无人赞同,所以拖到现在,怎么办呢?”这时离农民军攻克北京尚有两个月之久。

但是,崇祯帝这次仍想让诸臣替自己撑面子,让他们提出南逃建议,而大臣们偏又不敢做日后的替罪羊,都唯唯诺诺,有的竟然还唱“皇上自然守社稷”的高调,而主张让太子去南方“监国”。这令人想起唐肃宗监国后登基自立、废黜父亲的旧史,自然只能招来崇祯的斥责。到了二月间,农民军在北上的同时又分兵东进,长垣、青县先后被占领,运河被切断,崇祯帝想跑也跑不掉了。

尽管如此,崇祯帝仍未放弃求生的努力,当李自成派人劝他投降时,他始终未表示拒绝,并写了“再与他谈”的手谕,让李自成派来的代表自由上下北京城。只是由于他死要面子,迟迟下不了投降的决心,结果农民军规定的期限已到,大军攻入内城,崇祯帝才慌慌忙忙跑到煤山自杀了。

总之,崇祯帝的真实形象实在并不像封建文人描写的那样光彩。他的昏庸虽然表现形式与其他朝代的亡国之君有别,却也活活地勾画出了一幅腐朽的画像。明朝的覆亡固然是大势所趋,积重难返,但与崇祯的贪吝短视、昏庸无能、措置失宜也不无关系。

那么,旧时的文献为何要把他描绘为“英明”之主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崇祯帝即位之初,处置了阉党,为一大批东林党的地主阶级文人士大夫平了反,因此在那个时代的文人心中,他的地位是很高的。而无论如何,他死于“流寇”之手这一事实,更增加了地主阶级士大夫对他的同情。

但最重要的,则是清王朝的渲染。我们知道,清王朝虽早就有入主中原的企图,但毕竟后来不是直接从明朝手中,而是打着替明复仇的旗号从农民军手中夺得了天下,因此,他们没有必要像历代新王朝一样贬低前代末世的统治。

相反,越是抬高崇祯帝的形象,越能起到团结、安抚前明地主阶级的作用,越能显出清朝入关“为崇祯帝复仇,讨平流寇”的“伟大”,越能体现出“自古得国之正,无如我朝”。

因此,他们何乐而不为呢?然而流风余韵所及,竟使今日的一些历史文学作品,乃至史学论著,都为崇祯帝这个“明主而未遇其时”的“悲剧”而大加感慨,这真是需要一辩的事了。

(本文选自秦晖著《鼎革之际》)

fancyorange 发表评论于
这是说翠翠呢,真实崇祯再世,自己也知道,所以要封那本书,呵呵
milpitasca 发表评论于
楼下这种替主子跳出来狂吠几声的丧家犬,不知道能得什么好处?还是他就是蠢?
===========================================================
保深 发表评论于 2023-11-07 09:17:54
秦晖: 现代儒教文人, 一个当代添疣公知党党棍
一条小路 发表评论于
不要映射習主席,習主席比崇禎差遠了,離習特勒比較近哦。
sgbigsell 发表评论于
教育程度不高的勤奋的废物,掌握了国家机器,乱动按钮,然后毁了机器,也毁了自己。
hyperyan 发表评论于
跟李克强一样,全靠同行衬托。

这不明摆着吗?包子刚上台以为是汉武帝,现在已经降到了周厉王,还在加速降下滑,商纣夏桀都盼着他多活几岁。
保深 发表评论于
秦晖是不是读得是米犹写得中国明史能把崇祯读成“天纵英明”?
保深 发表评论于
秦晖: 现代儒教文人, 一个当代添疣公知党党棍
charley3 发表评论于
哈哈,亡国之君还能列举出优点,这皇帝就不错了。现在的庆丰帝呢?
华伦久费 发表评论于
亡国之君分两种,一种是自己把江山社稷搞垮的,最典型的是隋炀帝。还有一种是大厦将倾独力难支。汉献帝周郝王都是这类。他们根本就就有什么机会挽狂澜于既倒,比崇祯还要惨。历史书对这类亡国之君非常的刻薄。实际上批判这类亡国之君毫无道理。他们算不上明君但是也不是什么昏君。而像蜀汉后主刘禅主动投降,让人民免遭兵戈之苦,实际上是对人民有恩的。
云上的熏衣草 发表评论于
nyfan 发表评论于 2023-11-06 18:38:00含沙射影,可惜没有人告诉刁皇
----------------------------------
会不会他压根儿不上网?或者他看到的网络都被特别筛选过的,就跟那帮文臣似的,只把歌功颂德的部分给他看?所以他没准儿真以为自己是天纵英才,形势一片大好。
不允许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悟空是女的 发表评论于 2023-11-06 20:20:36
最后一张年轻皇帝的画像真好啊,这画师 这功夫!虽然没有透视,没有立体感,但眉清目秀,两眼神光啊
=======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画像,要么是传教士画的,要么是传教士的学生画的。利马窦还专门改进了中国的平面画法,相当于西洋画的缩水版教给缺乏透视感的明朝学生。
Biao9919 发表评论于
至少他还知道下罪已召,还知道国家被毁了要自杀!

习近平有这个自省的能力吗
一个着急的人 发表评论于
一看题目,我还以为在说当今的包子帝呢!
Eastgate 发表评论于
崇祯就是刚愎自用,死要面子,瞎折腾。
firemoth 发表评论于
可笑的民运人士,

也就只能口嗨了

老天真 发表评论于
中国历史有记载的帝王有559位,用现代文明衡量他们,哪个不是“独裁者”?封建制社会里恐怕连表面形式“民主选举”也不可能有吧。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成吉思汗是世界最为公认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但是成吉思汗“民主”吗?至少他不是昏君,不是失败者。
无闲散人 发表评论于
秦晖的评价很多值得商榷,内帑一事就有争议。
落基山99 发表评论于
独裁统治者都是昏君,但被塑造成英明,伟大,光荣,人民的希望,地球的导师,宇宙的指引者。从齐奥塞斯库,希特勒,萨达姆,金正恩,毛泽东等等,无一例外。
悟空是女的 发表评论于
最后一张年轻皇帝的画像真好啊,这画师 这功夫!虽然没有透视,没有立体感,但眉清目秀,两眼神光啊
FreeEnergy95 发表评论于
骂习近平像崇祯,就像骂拜登Brandon一样也就是过过嘴瘾
ali88 发表评论于
至少,大家对崇祯是否是昏君还有争论。
另外一些亡国昏君,却是毫无争议。
比如桀纣,桓灵,秦二世,隋炀帝。
还有那个谁谁谁。
不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崇祯皇帝的主要问题,就是他的这一支,追溯到他爹。跟习近平一样,没有受到好的治国教育。习近平年青事情的教育基本荒废,他说是自学成才。
崇祯的爹,虽是太子,但是不被重视,一直面临被废。当时万历皇帝想立别的皇子
MJ0324 发表评论于
本文作者好像提到,明末十年九荒。该篇文摘仅提到,皇亲国戚多少多少银两。如果是十年九荒,没有粮食等流通商品,金银珠宝再多,都等于草纸…只有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崇祯和现在的这个崇祯,很显然是不懂这个道理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爽”,要“红色江山万年长”。这正好违背自然规律,能“爽” 一下,可长不了
两眼墨黑 发表评论于
起码崇祯帝还敢下过六次罪己诏
搦战 发表评论于
但是崇祯帝仍然舍不得掏腰包。结果李自成进京后,缴获的宫中“内帑”多达白银三千七百万两、黄金一百五十万两,相当于全国三年的田赋收入!如此“节俭”的皇帝,也真是“英明”得可以了!

=====================================================================

一堆人捧崇祯的臭脚不错,但是崇祯哪有这么多内帑?你是从哪个野史里面看到的?
明末皇帝早就被文臣架空,根本收不上税来,加派三饷看着数额挺大,但是实际收不上来多少。尤其是他上来就自废武功,把锦衣卫和东厂给废了,文官一片歌功颂德,然后更不把皇帝放眼里了,他从哪去搞内帑?

崇祯不会当皇帝是真的,但是他勤勉、节俭、穷困也是真的。
BananaeEggs 发表评论于
搞什麼「習XX思想研究所」,朝廷盡是逢承拍馬之徒,共慘黨亡黨亡國時,華夏就解放了。
旁观者XWY 发表评论于
皇帝都想永葆祖宗社稷,当今术语就是政治安全。
Parkbrooke 发表评论于
这不是讽刺包子吗?
nyfan 发表评论于
含沙射影,可惜没有人告诉刁皇
ca_lowhand 发表评论于
明朝末期最大的问题是政府财政制度,从举人以上的所有特权阶层是不交税的,全国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在不交税的特权阶层,自耕农和小地主没有多少财富却是是交税主力。从这点看,现在的中美社会财富分配制度和明朝都很类似
seator 发表评论于
ljcn 发表评论于 2023-11-06 18:17:28
郭文gui说刁包是“千年明君”。你说说国人奴性有多深。

============

崇祯确实比他差远了,崇祯是没能挽回大明王朝,习主席能自己制造出个大便局